冬天虽然寒冷,但是很多民间活动却异常的火热,比如过年前的各种大集、庙会等等,在这些活动了里,你经常会见到很多高超的民间技艺,其中大多都是小时候很常见,但是现在感觉几近失传的,有些就算在那些热闹的集会上,也并不是每次都能见到,比如捏面人、吹糖人,还有做糖画,尤其是糖画,焦脆的口感再加上甜蜜的味道,当然是最受小朋友喜欢的,而且每次都可以做成你最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很是“神奇”。
糖画,也被叫做“糖人儿”、“糖饼儿”,其实它有平面糖画和立体糖画两种,而我们经常见到的糖画,大都是平面的,由于它的外形有些像我们民间的皮影,所以有些地方也叫它“糖灯影儿”,其实立体糖画也是在平面糖画的基础上制作的,由不同形状大小的糖片拼凑粘结而成的,但是,平面糖画作为街头艺术美食,它的表演性更强,成型更迅速,价格也更便宜,最适合大众的喜爱。
一口铜锅、一块儿大理石板,一把汤勺,就是糖画手艺人制作糖画的全部道具了,对于手艺人来说,制作糖画最关键的步骤就是“熬糖汁儿”了,糖汁儿一定要熬到有热度、有张力、有韧性,熬的时候,先将两份的水倒入铜锅,再放入一份的糖,放在火上慢慢加热,从糖完全融化,到水分慢慢蒸发,直到糖水开始出现大泡到变成小泡,再到最后变成焦黄的颜色,糖就熬得差不多了,但是,到这里还不算完成。
很多的做法,是将熬好的糖汁儿倒在抹油的大理石板上,待糖液冷却凝固后,再分切成一块儿一块儿的糖片收起来,上街出摊的时候,只需要将这些糖片再融化成糖汁儿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白糖里加入一定比例的红糖和饴糖,现熬现用。
制作糖画的时候,手艺人舀起一勺糖汁儿,放在石板上方,让糖汁慢慢流下的同时,利用手腕和手臂的旋转晃动,使流在石板上的糖汁变成一幅幅动物、人物、花草等图案形状,作画时必须胸有成竹,过程要快速准确,不仅没有草稿,而且也容不得修改,一切都来自于顾客的需要,以及手艺人在脑中打好的图稿,只要起勺,糖汁便迅速变成“画线”,动作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糖汁必需持续加热,糖画要求立即变凉,这个矛盾在手艺人哪里也并不是问题,那块儿大理石板就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天气越冷效果便越明显,制作好的糖画,还得让顾客拿在手中,所以每次刚刚完成新作,还不能怠慢,一定要趁着糖汁还没有完全冷却凝固的时候,就要迅速在糖画的中部粘上一根竹签,然后用铲子轻轻将糖画铲起,将竹签露出的一端交到顾客的手中。
制作好的糖画,如果不舍得吃的话,只要它不融化,放在较低的温度里可以一直存放,不过一般没有人这么做,万一不小心到了春天甚至是夏天,那么它就会自动的“消失”了,变成了一滩粘粘的糖汁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