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东地域原为一片海涂。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开始围筑永清塘(今称六塘),该塘东起高背塘,西止建塘,中段横穿该区。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在六塘北坡建“万嵩庵”后,贸易频繁,逐渐形成集镇,因集镇在万嵩庵之东面,故称“庵东”。
庵东镇不仅拥有代表现代化强镇的诸多国家级以及省级的诸多荣誉称号,例如全国千强镇、浙江省革命老区乡镇、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淘宝镇。而且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少红色脚印,埋藏了不少革命故事。

庵东盐场
20世纪20年代,庵东盐场是浙江最大的盐场,也是全国三大盐场之一,有盐民10万,年产盐达200万担,产量为全浙之冠,但盐民生活却是“盐价珍珠贵,盐民饿道旁”。1924年7月23日凌晨,“公仓制度”实行后,不堪压迫的万余名盐工以图裙为旗,揭竿而起,肩背晒牌、手执纸旗,涌向场公署,怒打秤放局,最终导致5人牺牲,数人受伤,尸横总局,惨不忍睹,史称“七二三”暴动。全场盐民当即进行了大罢工,这便是当时浙江最大的一次工人罢工斗争,它被载入了浙江工人运动史。
解放后的庵东有一段特殊的经历,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特区建制,宁波地委直接领导;第二阶段为镇级建制,慈溪县(市)直接领导;第三阶段为核心镇级建制,杭州湾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
1949年5月24日庵东解放。1950年6月庵东盐区经浙江省委批准建立中共庵东盐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庵东特区人民政府,为丁级县建制,下辖庵东、东一、东二、东三、西一、西二、西三、崇寿、高兴九个乡。1953年5月,省委决定撤销特区建制,属余姚县。1954年3月建立庵东镇人民政府,且恢复特区建制,直属宁波地委专署领导。
1956年6月,经中共浙江省委决定,庵东盐区归属于慈溪县领导。1958年9月18日,庵东全区成立人民公社,称为“光明人民公社”,1959年3月,光明人民公社改称为庵东人民公社,第一大队同时更名为庵东管理区。1961年9月,大公社撤销,庵东管理区更名为庵东人民公社。1981年4月恢复镇建制,成立庵东镇人民政府。1992年5月撤并后,原西一、西二、东一三乡并入庵东镇。
2010年10月,庵东镇11个行政村和原属新浦镇的马潭路村、下一灶村、浦东村,崇寿镇的富北村、海南村、三洋村,周巷镇的路湾村、西三村连同已围垦区域73.72平方公里正式划归庵东镇管辖。2012年12月,经慈溪市人民政府批准,庵东镇新设立了双浦、越溪湖、越林湖、观塘、望海潮、水鹭湾、世纪城共7个社区 。

庵东镇邮电路
庵东镇工业主要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为代表的特色产业以及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宁波嘉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产值达到22亿元;

余姚秤放局旧址
庵东镇属于慈北诸镇之一,由于慈北是滩涂围建而成,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还是有很多关于盐都的回忆。现有余姚秤放局旧址、江南盐仓(慈溪市文物保护点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