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乱入池中看不见指什么(王昌龄一首《采莲曲》让人爱上莲花,恋上赏莲)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姑娘们的罗裙与荷叶的颜色融为一体,仿佛是用同一种颜色剪裁出来的。姑娘们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显得更加娇艳。

她们混入荷塘中不见了踪影,仿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分辨。直到听到她们悠扬的歌声,才察觉到有人正在采莲。

赏析:

《采莲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首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采莲女们罗裙的颜色与荷叶的碧绿如出一辙,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她们定制的衣裳。这种色彩上的统一,不仅使画面显得和谐统一,也暗示了采莲女们与自然的亲近和融合。

次句“芙蓉向脸两边开”,进一步展现了采莲女们的美丽。这里的“芙蓉”既指荷塘中的荷花,也暗喻采莲女们如花似玉的脸庞。当她们置身于荷花丛中时,荷花与她们的脸庞相映成趣,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美丽。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乱入”和“看不见”两个词,生动地描绘了采莲女们在荷塘中穿梭、嬉戏的场景。她们的身影与荷叶、荷花融为一体,使得外人难以分辨出她们的具体位置,从而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

最后一句“闻歌始觉有人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闻歌”这一细节,揭示了采莲女们的存在。虽然她们的身影在荷塘中难以分辨,但她们的歌声却清脆悦耳,传遍了整个荷塘。这种听觉上的感受,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采莲女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采莲女们在荷塘中采莲的场景,展现了一幅清新、美丽、和谐的画面。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将采莲女们的美丽与自然风光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恬静、幽雅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闻歌”这一细节,巧妙地揭示了采莲女们的存在,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从整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采莲女们充满了喜爱和赞美之情。他通过描绘采莲女们的美丽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也借采莲女们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性中纯真、善良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大千世界百科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