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芙蓉花都有什么颜色的(最美不过芙蓉花)

深秋时节,当许多树木脱去绿衣,裸露着婆娑的树影,在秋风中无奈摇曳,百花耐不住寒冷而凋谢的时候,有一种树却脱颖而出,展露出了勃勃生机,变得茂盛起来,话朵傲霜开放,那就是芙蓉花。

芙蓉,又名木芙蓉、拒霜花、木莲等,锦葵科落叶乔木。也有称莲花为芙蓉花的,不过那是水芙蓉。

芙蓉,按花色特点又分为多种。白芙蓉,开白花;粉芙蓉,花色粉红;红芙蓉,大红色彩,花大重瓣,酷似牡丹;黄芙蓉,又名黄模,花黄色,钟状,花蕊暗紫色,花大重瓣,也酷似牡丹;醉芙蓉,又名“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清晨开白花,中午花转桃红色,傍晚又变成深红色。还有一种芙蓉,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人们称这种芙蓉为“鸳鸯芙蓉”。

诗意芙蓉花。自古以来,有不少吟咏木芙蓉的诗句。在这些诗句中,有赞美芙蓉盛开时旖旎景色的,如唐代诗人谭用之的“秋风万里芙蓉国”诗句;有以花比人,心随花醉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赞美其凌寒霜、舞秋风、傲然高洁气质的,如王安石的《拒霜花》、苏轼的《芙蓉城》、陆游的《拒霜》等。

“有美不自蔽,安能守孤根。盈盈湘西岸,秋至风露繁。丽影别寒水,秾芳委前轩。芰荷谅难杂,反此生高原。”柳宗元的芙蓉诗,对木芙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这样做的用意很明显,正如高文先生所说:“此诗写木芙蓉美丽的孤独,深受风霜欺凌,诗人同情它的遭遇,而移植于住所轩前。乃以木芙蓉自比,怜花亦即自怜。”诗人怜花、护花,实为自爱自慰。这也正是古代文人抚平内心创伤,驱走孤独忧愁的常见方式。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宋人王安石的《木芙蓉》诗,说水边长满了郁郁丛丛的木芙蓉,早晨的露水洒在花朵上看起来颜色清淡不浓;好似娇媚的美人刚刚微醉,处处透着自在与慵懒,没有一丝人工妆成的痕迹。宋代诗人苏轼的《和陈述古拒霜花》,描写了秋天的林子一片枯黄,只有木芙蓉还是绽放着的。作者感叹当时的社会腐败,能有多少人和自己志同道合呢!作者借物喻人,用木莲花也就是木芙蓉花比喻为官清廉的人。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吕本中的《木芙蓉》,说在池塘的南岸盛开着美丽的木芙蓉,它们在雨后霜前都会有意开得更红艳。它还比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好多了,因为它不随春风去、花谢又花开。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大千世界百科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