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
释义:辕指车前驾牲畜的两根横木,可引申为车;辙是车轮滚过的痕迹,可引申为道路。想要往南走的车子却偏要往北行,指行动和目的相反。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第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成语典故:战国后期,魏国国力渐衰,但魏王仍想扩张领土和增强国力。魏王计划出兵攻打赵国。季梁没有直接陈述攻打赵国的利害关系,而是讲了一个寓言故事:“大王,臣今天在路上遇到一件事,有个人要到楚国去,他的马跑得快。臣提醒他方向不对,但他依然固执地说:我的路费多得很,不用担心。最后,他还说他的车夫驾车技术高。”
这个寓言故事巧妙地比喻了魏王当前的行动。他指出,魏王虽然拥有强大的国家和精锐的军队,但也不能盲目行动,否则就会与称霸天下的目标背道而驰,正如那个要去楚国却往北走的人一样。魏王听了季梁的寓言后,恍然大悟,放弃了攻打赵国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