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圆明园大宫门区规划图(圆明园大宫门那些事——变迁)


圆明园的正门位于圆明园中轴线的南端,通常称为“圆明园宫门”或“大宫门”。大宫门片区是当前圆明园三园中唯一尚未恢复正门功能的区域。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大宫门的变迁!

大宫门的建成及毁坏

雍正三年(1725),大宫门、二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筑建成。大宫门东接勤政亲贤,北隔寿山、前湖与九洲清晏相望,西面土山后为长春仙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大宫门被焚毁。

后来,同治皇帝重修圆明园,重点修复了大宫门,但并未修复完成就停工。

大宫门在随后的100余年时间里逐渐荒废。

大宫门的基本形制

大宫门区域包含大宫门、二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朝房和茶膳房、值房等建筑。

大宫门为五开间南向门殿,门上悬挂雍正御书“圆明园”匾。门外左右两侧设东、西朝房五间,朝房后又设东、西转角朝房数十间,为内阁、六部等机构办公用房。

大宫门后为二宫门(出入贤良门),大宫门两侧各设顺山值房五间,为“各部院臣工入直之所”即各个部门官员入宫值班供职的场所。。

出入贤良门内为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主要用于举行朝会和重大庆典,如新正上元赐宴、燃放烟火;皇帝寿诞行礼、宴赏;接见重要外国使臣、举行御考和钦点状元等。

乾隆四年(1739)《正大光明》写景图成,彩绘绢本图中可以看到区内建筑均施以油饰彩画,英使随员的笔记和绘画中也记录着正大光明殿使用了多彩斗栱和金龙和玺彩画。

大宫门主要形制变化

正大光明殿钢笔画

从乾隆初年到咸丰末年,大宫门区域内发生过多处改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大宫门内、外转角朝房的变化;

②出入贤良门前石桥的变化,由拱桥变为平桥;

③正大光明殿、东西配殿及左右院落的改建。正大光明殿及周边建筑在道咸时期进行了全面改建。改建后,正大光明殿东、南、西三面檐廊开敞。南面,金柱一缝各间均安四扇槅扇门;北面,檐廊封入室内,明间、次间檐柱缝各安四扇槅扇,尽间和梢间砌墙;西面,无门窗装修。

这些与彩绘绢本图中周围廊均开敞的形式已不同。

等级森严的大宫门区域,

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上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QQ: 8786 8862 Copyright © 大千世界百科网 鲁ICP备2021038129号-30